關于《臺北花博會 臺北花博 2010臺北花博會 臺北花博會有多美麗?》的養(yǎng)花文章正文開始>>
讓臺灣民眾引以為傲、向全球展現(xiàn)臺灣活力、創(chuàng)意與經(jīng)濟實力的2010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,今日(11月6日)于臺北驚艷登場!經(jīng)過4年心血籌備建構的2010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,是臺灣最重要的國際盛會之一,也使臺北成為亞洲第七個經(jīng)國際園藝生產者協(xié)會(AIPH)正式授權舉辦國際園藝博覽會的城市。
“我們希望臺北花博能夠達成參觀者在生活中實踐綠色生態(tài)理念,傳達愛護地球、保育人類美好家園的終極目標。我們還期盼全球友人得以融入臺北這個精彩的國際城市,為2010花博會營造出一個美麗彩花新視界。”臺北市長郝龍斌對花博充滿期待。
花之饗宴 裝扮美麗臺北
“美麗的力量,乘著花朵的翅膀,大地微笑游樂園,想愛就愛,隨著微風揚……”臺北花博會指定曲《美麗的力量》唱出了此次展覽的愿景,“希望·夢想·美麗新視界”,讓臺灣的軟硬實力感動全世界。
在圓山、美術、新生、大佳河濱公園四大園區(qū),共有14座展館。盡管整個花博展場只有91.8公頃,相較上海世博會的528公頃要小得多,但對于僅有200多萬人口的臺北而言,已是都市中心區(qū)域的龐大工程。而臺灣園藝、花卉培育實力早已聞名于世界,此次花博會更有一番爭奇斗艷。
據(jù)臺北花博總制作人丁錫鏞透露,在養(yǎng)生館當中,就展示有許多超過100歲,甚至二三百歲的盆景,這些都是臺灣各地專家精心培育的,可以說是彌足珍貴!耙驗闃潺g高的盆景,可看性非常高,看一個小盆景,儼然就是一株大樹一樣,會讓人感受到非常神奇的一面!
而以“競花藝術”為主題的“爭艷館”,則是最令人驚艷的展館;ú┱钩銎陂g,爭艷館將舉辦8項競賽、9項主題特展,完整呈現(xiàn)臺灣在花藝、園藝、造園景觀、生物科技、新興花卉等方面的實力。其中,最難得也最受世界矚目的“國際室內花卉競賽”,是該館展示期間最高規(guī)格的花卉競賽,猶如花卉界之奧林匹克。屆時,世界各地的花藝好手,將以花卉為材,互相比拼美麗與創(chuàng)意。
隨著展期進行,還有許多不同主題特展花卉。按臺北花博園藝植栽規(guī)劃,植栽數(shù)量預估可達約3300萬株,蘭科植物800到1000種,多肉植物200到300種,還有500種國內外珍貴植物一口氣呈現(xiàn)給民眾,其中更包括臺灣在國際上大放異彩的蝴蝶蘭和特有品種“臺灣阿嬤”,全臺僅剩 28株的“伊藤氏原始觀音座蓮”以及從八八風災下?lián)尵然貋淼摹懊飞?a href="/f/tiexianjue/" target="_blank" title="鐵線蕨">鐵線蕨”等珍稀植物。
驚艷科技 挑戰(zhàn)感官極限
在花博試運行期間,“新生三館”成為14個場館中最熱門的去處。
以“天、地、人”設計為主題的新生三館(夢想館、未來館、生活館)因坐落在新生公園而得名,三館擁有花、蛹和蝴蝶幻化的一體性造型,建筑時配合園區(qū)基地現(xiàn)況,與原生老樹自然生態(tài)相互融合,讓建筑與自然間散發(fā)著渾然一體的氛圍,因而榮獲臺灣“鉆石級綠色建筑”候選證書。
“新生三館”展館內同時透過自然采光、通風、太陽能發(fā)電、雨水回收等環(huán)保概念,加上鄰近生態(tài)池,展示臺灣獨特生活美學,更突顯人在任何環(huán)境都必須與陽光、空氣、水同步呼吸的和諧感。
最讓游人期待的則是“夢想館”,因為它是臺北花博會14座展館中,唯一展現(xiàn)臺灣尖端科技的數(shù)字互動展館。走進“夢想館”大廳,可看到寬達6米的巨型動力機械花朵綻放,周邊則有特殊材質制成的紙葉片串接成的森林隧道,由臺灣研發(fā)的薄如紙片的揚聲器還會模擬大自然“葉的聲音”。至于館內的“裸眼立體顯示屏幕”,游客不需佩戴3D眼鏡,只要手輕輕一揮,即可讓原本普通屏幕浮現(xiàn)逼真的3D立體影像,畫面中展現(xiàn)臺灣特有植物繽紛多樣性,令人贊嘆不已……
這些奇觀包含了5項臺灣尖端技術:超大面積的可撓式超薄揚聲器,尺寸超小并能交疊感測區(qū)的超高頻無線射頻辨識(RFID)技術,最大彎曲度的智能型電控液晶玻璃,65寸直立式3D多視域裸眼立體顯示屏幕,以及將超寬帶UWB感測應用在非接觸生理監(jiān)控的互動技術。館內工作人員介紹說,這些都是臺灣最驕傲的智慧結晶。
而唯一純粹以植物作為展示主題的“未來館”,是展出植物種類、品項最多的展館。設計者表示,未來館主要運用科技創(chuàng)造環(huán)境,讓科技隱身于環(huán)境中,利用多元的植物展示,傳達科技與自然環(huán)境的和諧情境。
互惠交流 助推城市營銷
此次臺北花博會,除了展示園藝實力和科技實力,也將文化、創(chuàng)意、歷史融入其中。11月6日,200年歷史的閩式四合院古跡花茶殿、重現(xiàn)臺灣巴洛克百年風華的故事館、世界首度以科技與藝術演繹歌手鄧麗君傳奇的名人館、礦泉水瓶組建而成的“環(huán)生方舟”等等,都將與觀眾見面。
臺灣旅游觀光部門預計,展期171天、將于2011年4月25日落幕的花博會,總參觀人數(shù)預估800萬人次,至少會帶來168億新臺幣的經(jīng)濟效益。
其實自1948年國際園藝生產者協(xié)會成立以來,世界園藝(或花卉)博覽會已舉辦過30屆,為國際上最高級別的園藝專業(yè)型博覽會,在德國、英國、法國、日本、荷蘭等國家都曾舉辦過。歷屆世界園藝博覽會在為舉辦城市帶來巨大經(jīng)濟效益的同時,也成功塑造了城市形象,擴大了城市的國際影響,并在促進城市建設、完善城市建設體系等方面發(fā)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。
而在大陸,1999年昆明首次成功舉辦世界園藝博覽會后,沈陽又舉辦了2006年世界園藝博覽會,2011年和2014年西安和青島也將舉辦世界園藝博覽會,唐山市則成為我國第六個獲得世界園藝博覽會承辦權的城市。
丁錫鏞說,此次花博為了爭取大陸游客,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已經(jīng)邀請數(shù)百位大陸的旅行社、導游和領隊等,到花博會場參訪,希望他們回大陸后,能為臺北花博宣傳,招攬更多大陸觀光客組團到臺北參觀。
據(jù)估計,臺北花博大部分游客可能是來自本地,因此臺北市政府不遺余力在島內宣傳。除了請來一線明星做代言,還通過文藝演出、普及花博舞、公益活動等形式“造勢”,就連臺北的地鐵列車,也被涂上了五顏六色的宣傳畫。
隨著上海世博會的落幕,臺北市政府贈送了800張臺北花博會門票給上海市中學生,而且上海、西安兩個城市都要赴臺參展,在花博的“大陸庭園區(qū)”現(xiàn)身。
郝龍斌說:“國際博覽會的宗旨是促進各地經(jīng)濟、文化、科學技術的交流與發(fā)展,主辦方可借此展現(xiàn)各領域成就,向世界展現(xiàn)未來城市發(fā)展的核心價值與愿景。上海世博、臺北花博、西安世園接力合作,互惠交流,這是相當特殊的緣分!
關于《臺北花博會 臺北花博 2010臺北花博會 臺北花博會有多美麗?》的養(yǎng)花文章正文結束>>